岳靖,你是顶天立地的汉子,你挺住,我常阔海敬你!”说着,喝了一大口茶。听到这里,
一屋子人除了诧异的于若兰,全都满眼含泪。若兰更加好奇了,是什么样的交情,
让这位百岁老人如此激动,如此豪迈,让这两家人这么动情!常老先生大声讲起来。
“那是1954年,我大学毕业后,服从组织安排,到西北工作。我心想,到西北什么地方,
组织怎么不说呢?绿皮火车从北京出发,经过郑州。好想回老家河南长葛看看啊,
可惜一别就是15年!车又向前走,到西安停下了,我心想,西安不错啊,有大雁塔,
还有我早就想吃的裤带面。可是面没吃上,车又向前走了,走了三天两夜,到了兰州。
”“什么?当时的火车这么慢?!”一位军人问。“45千米每小时,已经算快车了,
小伙子。我们在兰州停了好久,换了军车往前走,又走了三天两夜,看到了祁连山,
我们尝到了当地的甜瓜。到了酒泉,这里离嘉峪关不远,这下该落地了吧?
哪知道我们坐上汽车来到了一个叫清水的小县城,又换上了闷罐车,向戈壁滩深处开去。
”“爷爷,闷罐车啥样?”若兰问。“闷罐车没有窗户,像个罐头。晃晃悠悠又是一天,
走过300多千米戈壁,终于来到了东风基地,也就是今天的东风航天城。”“爷爷,
我一直好奇,你们怎么不问问分配到哪里工作啊?”志斌问。“傻小子,你们生在蜜罐里,
哪里知道当年的形势。当时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,
那么多人流血牺牲才换来咱们国家的和平。我够幸运的了,从河南老家考上了大学。
我们那时的大学生,全部立志做拿笔杆子的战士,祖国需要是第一位的,
组织说了是保密任务就坚决不问,哪像你们,挑挑拣拣的。
”一番话说得几位大学生面面相觑,志斌、志坚同时吐了吐舌头。“爷爷,那里当时什么样?
您喜欢那里吗?”若兰问。“刚下车时挺高兴的,很快就有点后悔了,再往后时间久了,
倒是建立起感情了。”老人的目光中闪出一丝笑意、一股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