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他一边调试一边随意问道。"您知道我在伯克利读书?
""上周看过你投递给几家唱片公司的作品集。"谢星的目光依然集中在设备上,语气平静,
"虽然被他们拒绝了,但作品的确很有意思,尤其是融合传统乐器的部分。
"林昭音心跳漏了一拍。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,难道这次来不是偶然?"好了。
"谢星合上后盖,按了几下键盘测试,"触感应该正常了。这种老机器虽然不如新款灵敏,
但音色颗粒感更好,很适合你的创作风格。""谢谢。"林昭音接过设备,
却见谢星并没有要走的意思。"介意让我听听你今晚要表演的作品吗?"他问,
"彩排那天的演出很有想法,不知道经过改编后是什么效果。"林昭音深吸一口气,
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。她戴上耳机,递给谢星另一个接口。随着开场的古筝声响起,
她仔细观察着对方的表情。谢星闭着眼睛,专注地听着。当电子节奏加入时,
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跟着节拍轻轻敲击。等到小北演唱的部分,他微微睁开眼,
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"编曲比彩排时更完整了。"音乐结束后,谢星说道,
"尤其是中段人声和电子音的过渡,处理得很自然。不过......"他停顿了一下。
"请说。"林昭音正色道。能得到业界顶级制作人的建议,这个机会难得。
"最后的高潮部分,电子音效可以再收敛一些。"谢星指出,
"有时候留白反而能带来更强的冲击力。就像国画里的留白一样,给听众留下想象空间。
"林昭音若有所思。这正是她一直在犹豫的地方。在伯克利时,
导师也说过她有时会过分追求声音的密度。"而且,"谢星继续说,
"你对传统乐器的处理很有特点。不是简单的中西合璧,而是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。
这很难得。""其实这源于我在伯克利时的一个发现。"林昭音来了精神,
"很多人认为电子音乐和传统音乐是对立的,但我发现它们都在试图表达某种情感。
比如古筝的泛音和某些电子音色,